close

內容來自sina新聞

武昌所有社區告別垃圾樓道 街頭垃圾桶變成景觀

  昨日上午,市創建辦與本報聯辦的"市民考官評創衛"活動第三期舉行,3 位市民考官江漢區的文員周哲、武昌實驗中學宿舍的居民占琴、青山區的職員陳暢,考評瞭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的變化。

  市民考官來到武昌的老舊社區中華路街雄楚樓社區、積玉橋街新生裡社區。 在雄楚樓社區,73 的董德漢老人正坐在一樓過道裡看報, 他坐的地方就靠著過去的垃圾樓道。經過封閉及刷白,完全感覺不到過去的垃圾堆。"做瞭件大好事, 以前哪敢坐在門口看報。 "老人說。民間房屋信貸借款貸款全省皆可處理信用貸款借貸銀行新生裡社區,排列著整齊的帶蓋垃圾桶,垃圾樓道封閉後,居民生活垃圾放進垃圾桶。

  積玉橋街負責人介紹,去年 6 月,封閉垃圾樓道後,就更換瞭垃圾桶,開始居民不習慣蓋,垃圾桶總敞著,社區志願者發現就關,再台南東山汽車貸款是經常清洗垃圾桶蓋,堅持約兩個月後,居民逐漸主動蓋蓋子瞭。封閉垃圾樓道是創衛的重要內容。 如今武昌區社區 3352 個垃圾樓道全部封閉。周哲等不停地拍照。她說", 城市變幹凈瞭,人的素質一定會相應提高。 "

  在民主路武警總醫院對面, 有一座約 2平方米的銀白色園林臺清新佇立, 常青藤青翠綻放。 乍一看,以為是街頭小景。 市民考官走近才發現,這是 3 個垃圾桶。按創衛要求,垃圾箱、桶最終要退出主次幹道,隻保留果皮箱。 在確實有需要的路段可暫時保留部分垃圾桶,但要放在隱蔽處。 保留的部分垃圾桶如何"隱身"? 武昌區城管委負責人向市民考官介紹,為達到美觀、遮擋的效果,當時在常青藤、吊蘭等多種植物中選擇,最終選定藤蔓較密的常青藤。市民考官陳暢建議, 在 3 個垃圾桶上分別註明可回收、不可回收、有毒有害,適應垃圾分類的發展方向。

  

新聞來源http://wh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5-11/08224130157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datateh60 的頭像
    idatateh60

    idatateh60的部落格

    idatateh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